宋朝诗人黄庭坚写到:“凌波仙子生尘袜,水上轻盈步微月。是谁招此断肠魂,种作寒花寄愁绝。……” 宋朝诗人刘邦直也写到:“得水能仙天与奇,寒香寂寞动冰肌。仙风道骨今谁有? 淡扫蛾眉篸一枝。”他们把水仙花的骄艳、妩媚描写的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。
自古以来,水仙花深受文人雅仕、画家的青睐,成为创作的题材。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诗、词、赋、书画以及故事、民歌、民谣层出不穷。每当春节、元宵来到,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水仙花盆景,让居室充满绿意花香,象征“吉祥如意”。这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了
每年冬天,我索得闽南漳州水仙若干,算好日子(距春节30—40天),在冬日的阳光下悠然自得地把这若干水仙头逐一精雕细刻,将这深褐色的原本貌不惊人的水仙头渐渐雕刻成各种造型,然后把雕刻好的水仙在清水里浸上四—五天,洗去它的浆液,就可装盆观赏了。我每天都仔细地观察着它的变化,只几天的时间,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,叶子扁宽,别有风韵。水仙其实特别好养,它喜光照,也较耐寒,等到长出花蕾的时候,就要注意不要太热了,早晚温差要大,这样就能开出好看的花了。
今年冬天气候偏暖,没到春节,水仙就开花了,笔直的花杆上,开出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,全部开放时白色的花瓣平展如盘,里面还有一圈像浅杯状黄色的花冠,象小灯笼似的,黄色的花蕊散布其间,非常美丽又特别的高雅,还伴着淡淡的幽香,就这样不经意间开出了一朵、二朵、三朵……开出一只只小伞,于是我把这若干盆水仙分送给父母和丈人丈母。寒冬腊月,水仙花在一碟清水中,展开青翠的叶片,开出素雅芳香的花朵,点缀在室内几案上,给家人带来生气和春意。老人们对此都喜欢得不得了,为此这也成为我每年乐此不疲的一档保留节目——明年我还要养水仙。
/ 文
花苞才露尖尖角
江水暖花先知
评论